心理測評問卷之認知偏差問卷
[The Congnitive Bias Questionnaire〕
(Hammen&Krantz,1976,Krantz&Hammen,1979)
認知偏差問卷(CBQ)是為測量假定與抑郁有關的負性認知偏見而設計的。該心理測評量表測定兩個維度:①抑郁,②認知歪曲。CBQ所表示的“抑郁”是指抑郁情感,或謂心境惡劣,而不是包含所有相關癥狀的抑郁綜合征。認知歪曲被定義為就已知的事實看,顯然是不正確的推理。CBQ試圖評價Beck (1967,1970)所提出的特定的認知歪曲,如過分泛化、斷章取義、武斷臆測性的推理判斷方式、無視優(yōu)點或好結果而夸大缺點或壞結局。
該量表描述了常見于大學生或精神科病人的六種處境,其中三個針對人際關系,三個針對自我成就。每種處境之后提出三一四個間題,這些問題代表了抑郁與歪曲兩個維度的四種可能的組合:抑郁一非歪曲、抑郁一歪曲、非抑郁一非歪曲、非抑郁一歪曲。要求受試者回答當他處于這種境遇時的體驗方式。得分是將抑郁一歪曲四種組合的得分值分別相比,分值范圍為0-23分。
已用此表調查過不同的樣本,包括(相對)抑郁和非抑郁的大學生以及精神科住院及門診抑郁病人。大學生受試力兩組選修心理學人門課的學生:第一組為212人,男107人,女105(1976年測試);第二組為315人,男117,女198。平均年齡18歲(Krantz&Hammen,1979)。
&Hammen Krantz 1976)的研究樣本為65例女大學生,其中抑郁者(BDI總分≥10) 32名,非抑郁者(BDI總分<10) 33例,是從選修心理學入門課的學生中篩選出來的。住院病人樣本為10例抑郁和10例非抑郁患者。其年齡(平均44)、住院時間(平均4周)和其它人口學資料無顯著差異。
內部一致性:Krantz&Hammen (1979)計算T KR-20信度,在上述大學生樣本中KR一20信度分別為0.62和0.69。第一組中諸條與總分關系數為0.12-0.50(平均0.34)。作者將這種不太強的相關歸因于抑郁性認知歪曲的結構異源性。
重測信度;第一組315例受試間隔八周的重測信度0.60 (P<0.001)。從第二組中以BDI≥10分為標準隨機抽取抑郁、非抑郁兩個小樣本,間隔4-5周重測信度為0.48 (P<0.001)。
聚合效度:總的來看,抑郁者在cBQ測驗中選擇抑郁一歪曲的回答較多。無論是在上述大學生抑或精神科病人中都得出類似的結論。但考察一下平均值就會發(fā)現,即使在抑郁病人中,其平均偏常值也只有7分,而最大值可達23分。非抑郁住院病人的均值是1.5分,遠低于7,但評分的分布具有很強的不對稱性,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
區(qū)分效度:為明確抑郁一歪曲的回答究竟為抑郁者所特有,抑或是情緒不良的一般表現Krantz&Hammen (1979)將每個抑郁一歪曲條目與心境現狀輪廓問卷(Profile of MoodStates Questionaire,McNair,et al,1971)的抑郁、焦慮、緊張、發(fā)怒、迷惑、疲倦和精力諸分量表得分進行偏相關分析。在控制了其它心情狀態(tài)后,只有抑郁和精力的得分與抑郁一歪曲評分相關顯著,說明其區(qū)分效度良好。另有作者報告說,在控制了抑郁后,抑郁一歪曲得分與焦慮無關,但與敵意有關(r=0.29,P<0.05)。
該表存在兩個潛在問題。其一,其內容與特定的樣本相呼應。例如,CBQ出自大學生(Hammen&Krantz,1979)或精神科病人(&Krantz Hammen,1979)樣本,這就有可能致使其中某些條目只限定于這兩個很特別的人群。這一問題當然可以通過根據研究對象做適當修訂來解決,但這就必然會影響到量表的可比性。
第二個問題嚴重些。因為抑郁一歪曲的評定實際上包括了情緒惡劣與認知歪曲兩種成份,因而這一評分與抑郁的相關性肯定與其對情緒惡劣的評定有關。也就是說,它只是部分地代表了對認知歪曲的評價。但作者也曾發(fā)現,抑郁一歪曲評分與抑郁的相關性較之抑郁一非歪曲與抑郁的相關性要高。無論如何,作為一項對與抑郁有關的認知因素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該量表依然是可取的,其設計也是很認真的。
認知偏差問卷
I.白姬幾年前加人了一個特殊社團,她很積極地參與該團體的活動,并為其目的而努力?,F在,她認識 了大部分會員,還與幾個成員成了好友。白姬從不認為她自己是當“領導”的料。以前上學時她也比較活 躍,但從不出眾。她所在的小組成員覺得她的一些想法很有道理,于是就慫恿她參加下屆協會主席競選。 一開始白姬很不情愿,覺得她沒那份能耐,但最后終于下決心參加競選,因為她覺得她有精力、有想法、 可以做點工作。從前還沒有哪位女性得到過這個職位,但朋友們覺得很有希望取勝。白姬參加了競選,但 失敗了。
設身處地為白姬著想,盡量生動地想象她當時的想法與感受。
1.一聽說競選失敗,你立刻:
a.感到灰心,好象是土崩瓦解了。(D-D)
b.擺脫掉它,覺得無關緊要。(ND-D)
c.感到沮喪,不知道總的選票如何。(D-ND)
d.擺脫掉它,覺得我已盡了全力。(ND-ND)
2.競選以后,你總結到:
a.我的確因為失敗而感到抑郁,不過一旦恢復了熱情,我仍會為既定目標而努力。(D-ND)
b.我失敗了無關緊要,因為人們對女人當政的偏見是根深蒂固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ND-D)
c.我干什么都不會成功,我根本不該讓人們談論我參加競選的事。(D-D)
d.盡管我未被選上,這依然是一次有意義的經歷。(ND-ND)
3.比較一下獲勝者和你的“表演”,你覺得:
a.作為初次嘗試,我做得很好,許多地方優(yōu)于對手。(ND-D)
b.不管朋友們怎么說,我做得一點都不好。(D-D)
c.我覺得沮喪,因為我做得不好,但我知道下次怎么做了。(D-ND)
d.我的表現顯得經驗不足,但作為初次嘗試已相當不錯了。(ND-ND)
II.麗莎和楊森近幾個月來時常約會。麗莎不漂亮,也不算丑,但性格溫柔。楊森愛開玩笑,常帶她去上等餐館和劇院。今晚她顯得有點不高興,他試圖說些卿卿我我的話,但無濟于事.他問她是不是有心事。她說工作中出了點問題,自己徽得談,便對他的關心仍是很感激。此后她顯得有點高興了。
設身處地為楊森著想,盡量生動地想象他當時的想法與感受。
1.考慮到兩人關系的將來,你覺得:
a.關系不錯,我們開始互相了解。(ND-D)
b.關系不錯,大體上令人滿意,盡管我覺得還存在一些問題。(ND-ND)
c.再找一個能關心我的人將會很困難。所以我希望努力保持這種關系。(D-D)
d.這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它使我灰心,我還要允許自己跟別的女人來往。(D-ND)
2.你奇怪近幾天麗莎為什么沒給你打電話。
a.我相信我的確不知道原因,我應該去問她。(ND-ND)
b.我只能認為她根本不關心我。(D-D)
c.我想象她把我看得太重,有時擔心會令我不耐煩,或擔心把我逼得太緊。(ND-D)
d.我對此感到掃興,但又覺得有時事物并不完全依人的愿望為轉移。(D-ND)
3.為什么在你問她有什么心事之后她的心情變好了?
a.我感到寬慰,也許我能幫助她乃至其他許多人。(ND-D)
b.我不知道為什么,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原因。但對她心情好轉我仍感到高興。(ND-ND)
c.我鬧不清她的心情,這種心情使我心煩,盡管我知道了解一個人很難。(D-ND)
d.很難相信我能影響她,我無法讓人高興。(D-D)
4.你不知道她為何心情不好,并設想:
a.我覺得難過,因為不能了解她,但要了解別人的每件事情確實很難。(D-ND)
b.跟許多人一樣,有些事使她心煩。(ND-ND)
c.這是因為她非常幼稚并喜怒無常;相反,我卻能安逸和快樂。(ND-D)
d.這是因為她正跟本市最冷漠、最無情的男人約會。(D-D)
III.弗瑞德上周調到大辦公室工作。自從搬到本市后他好象一直在找這份工作。他生長在離此不遠的一 個小鎮(zhèn)上,搬家后認識的人也不多。辦公室里其他人都很友好,但多比他年長。一個洛卡洛琳的漂亮女士跟他年齡相仿,但大廳另一側工作,他只偶爾見到她。一天下午工間休息時,他在快餐廳喝咖啡,她 走過去跟他坐在一塊。他們談了一會,他發(fā)覺她很幽默風趣,看上去兩人都很高興。工休結束后他只得回到辦公室去了。整個下午他在想她,幻想著與她一道出去,琢磨她喜歡什么。他盼望著明天再見到她。 第二天吃午飯時,他一個人坐在快餐廳里,看著她走進來。她發(fā)現了他,微微一笑,打了個招呼,但走到餐廳另一頭的一張空桌上就餐。
設身處地為弗瑞著想,盡量生動地想象他當時的想法與感受。
1.你當時的反應是:
a.我也許應該下點決心追求她。(ND-ND)
b.她今天獨自進餐,這令我不快。(D-ND)
c.她不喜歡我,并希望我知道這一點(D-D)
d.她在試圖玩弄手腕以得到我(ND-D)
2.見到她使你憧僚你將來在本市的浪漫經歷。你想象:
a.我真的很泄氣,遇到個好人真難,但幾乎每個人都會有這方面的問題。(D-ND)
b.我覺得我不會遇到任何對我感興趣的女人。(D-D)
c.不能希望到我跟前的第一個女人就會演變成一次羅曼史。(ND-ND)
d.該城的女人太傲慢。(ND-D)
3.回想與你卡洛琳的交談,你認為:
a.我知道我確實讓她興奮,她居然避不見我,真讓我不解。(ND-D)
b.恐怕不象我開始想得那么有趣。(D-ND)
c.上次交談很愉快,也許無從得知她是否對我感興趣。(ND-ND)
d.我肯定沒給人留下好印象。(D-D)
4.想到你在本市的生活,你覺得:
a.我只能等待,看以后的機遇,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ND-ND)
b.我已經應有盡有了,我知道我會在這個城市獲得巨大的成功。(ND-D)
c.孤獨對我是個大問題,但我覺得對別的初來者也是一樣。(D-ND)
d.城里沒有任何人真正關心我,但至少我有一份工作。(D-D)
IV.詹妮斯是某大學一位老生。她不喜歡那種師生互不往來的狀態(tài),常在課外與老師交談。一次,她期中考試成績中游,于是去找任課的史密斯教授談論這次考試。史密斯教授告訴她她答錯的題目的正確答案,并解釋了理由。他也給她提供了些如何學習的忠告。45分鐘后,教授說他很忙,希望能諒解。他送 她到門口并說與她交談得很愉快。
設身處地為詹妮斯著想,盡量生動地想象當時的想法與感受。
1.對與史密斯教授的交談你感到滿意嗎?
a.滿意,他對我的造訪感到愉快,期末考試大概會給我高分。(ND-D)
b.我在學習上大概需要幫助,盡管承認這個事實很痛苦。(D-ND)
c.滿意,他回答了所有的問題,我們談得很好。(ND-ND)
d.不滿意,他大概覺得我很笨,所在才對我的學習方法給予指導。(D-D)
2.看一下你答錯的題,你相信:
a.這不是我的錯,老師應該改進他的試卷。(ND-D)
b.很遺憾,這次測驗預示了我的未來。我總是處于中游。(D-D)
c.答錯這些題使我心情不好。(D-ND)
d.你已跟老師談了,你希望期末能考好。(ND-ND)
3.你覺得史密斯教授能送到門口實在是太好了。你對這一舉動的反應是:
a.難堪。他想快點把我打發(fā)走。(D-D)
b.感激,他意識到他花時間幫助我是值得的。(ND-D)
c.感激。他似乎對我感興趣,也關心我。(ND-ND)
d.沮喪和失望,這次會面只好結束了。(D-ND)
4.與教授會面使你對這所師生關系冷淡的大學的看法有什么改變?
a.史密斯教授使這所大學的師生關系冷淡有所緩解。(ND-ND)
b.你意識到校方總是很愿意與學生對話的。(ND-D)
c.盡管史密斯教授愿意跟我交談,但在這樣一所龐大冷漠的大學里我仍感到失落,還有點孤獨。(D一ND)
d.盡管教授很有禮貌,但我依然覺得他討厭我占了他這么多時間,這使我心情不好。(D-D)
V.婁先生是大學二年級學生,住宿舍。他長得還可以,很友善,比較文靜,學習優(yōu)秀。他常常羨慕那 些要外出活動的男同學,但他也知道那種性格的缺陷之外。他比較注重交友。上大一時他忙于社會活動 和與高中同學保持聯系。但二年級他開始希望在校園里朋友。但不知道如何去做。
這是一個周末之夜。姿先生無法否認自己感到孤獨。同樓層的男±大都出去過夜生活或去度周末了。樓層另一端的兩三間屋里還有幾個人。沖淋浴里,他聽到有人說等會想出去吃餡餅,有幾位女士也會在那兒)。
設身處地為姿先生著想,盡量生動地想象他當時的想法與感受.
1.聽到他們要外出,你的第一反應是:
a.不高興。如果他們喜歡我,會邀我一道去的。(D-D)
b.不高興,我的孤獨感加重。可能這層樓里只剩下我一個人了。(D-ND)
c.也許他們不介意我也一道出去。(ND-ND)
d.感到了輕松了。他們不夠朋友,沒有邀請我,我很高興可以不跟他們一道去了。(ND-D)
2.周末之夜孤身一人:
a.無所謂,我想下個周末我肯定會有約會的。(ND-D)
b.使我失望并感到孤獨。(D-ND)
c.使我失望,令我開始設想漫長的日日夜夜。(D-D)
d.我能應付,單獨過一個周末之夜無關緊要;大概每個人都有獨處一夜的經歷。(ND-ND)
3.你坐下來想讀會兒書。腦子里依然浮現:
a.我最近所遇到的愉快的事。(ND-ND)
b.即將來臨的、有希望順利發(fā)展的初次約會。(ND-D)
c.我孤獨而沮喪,但任何人都有過孤獨的體驗。(D-ND)
d.感到今晚無約會是我所能想象的最痛苦的事。(D-D)
4.人們總說你的微笑很動人,你正零考你的容貌并覺得:
a.別人怎樣評價我的外貌或任何其他人的外貌都無關緊要。(ND-D)
b.對我的容貌比較滿意。(ND-ND)
c.非常丑陋,令人討厭。即使有人稱贊我的容貌,我覺得也只是出于禮貌。(D-D)
d.不高興,即便我覺得自己容貌端莊,看來也不能成為今晚有約的資本。(D-ND)
VI.艾倫是個研究生,她渴望成為一名好教員。與別人有良好的交往對她很重要。她推崇這一觀點,即讓學生們去思考他們從未想過的特殊問題。她父親在一家規(guī)模很小的學院里當教授。盡管父女關系有時緊張,但她一直很尊敬父親,覺得當教授是個美差。艾倫很敏銳,悟性也高。她明白,她的動力部分地來源于想當一個“專家”,讓人們?yōu)樽约旱闹R所傾倒。
一次,老師要求班上的所有學生都講述自己的工作,這是檢驗她教學能力的好機會。對自己的題目艾倫大概比班上其他人準備得好些。輪到她發(fā)言的那一天,她顯得從容而沉著(盡管內心很緊張)。她發(fā)言時,同學們評頭論足提出問題;沒有人伸徽腰或打磕睡。有一個問題較難回答。因為時間太晚了,她講完后沒有人再提問,大家很快就都走了。
設身處地為艾倫著想,盡量生動地想象他當時的想法與感受。
1.評價你發(fā)言的水平,你認為:
a.我顯然比別人做得都好。(ND-D)
b.按自己的標準,我覺得還不錯。(ND-ND)
c.我感到失望,因為沒有人稱贊。(D-ND)
d.我希望有人能告訴我我講得很好。由于別人什么都沒說,恐怕我講得不太好。(D-D)
2.過后回想時,最可能的想法是:
a.感覺良好,松了一口氣,事情總算過去了。(ND-ND)
b.感到失望,不知道別人會怎么看。(D-ND)
c.感覺不好,有個問題我無法回答。我覺得這會令人覺得我很笨。(h-D)
d.感覺良好,現在老師可以發(fā)現我的才華了。(ND-D)
3.你在考慮就你的發(fā)言老師會給多少分。
a.我覺得,由于有個問題把我難倒,他會認為我沒有充分準備,不會給我A。(D-D)
b.我看到了他點了一兩次頭,他肯定印象很深,我會得到A。(ND-D)
c.我很擔心得分,但不知道他會如何判。(D-ND)
d.我覺得我會得到A,因為這是個研究生討論,我跟別人做得同樣好,這種情況下應該得A。(ND-ND)
4.想到你將來當大學教師的生涯,你相信:
a.恐怕當不成,因為找工作競爭很激烈。(D-ND)
b.我很樂觀,因為我總是幸運。(ND-D)
c.由于我在研討會上發(fā)言不太好,我對自己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很悲觀。(D-D)
d.我很樂觀,因為我的得分還滿意。(ND-ND)
注:D-D抑郁的,歪曲的;
ND-D非抑郁的,歪曲的;
D-ND抑郁的,非歪曲的;
ND-Np非抑郁的,非歪曲的。
上述心理測評問卷,僅做介紹用,未必屬于我司心理量表庫范疇,詳詢客服。
-----------------------------------
李守龍心理測評系統(tǒng)自帶量表編輯器,支持80%以上的心理問卷無障礙添加,一勞永逸解決心理老師在使用心理素質測評系統(tǒng)中對個性化心理量表添加的痛楚。
上一篇:人性的哲學量表心理測評量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