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龍心理科學技術(shù)(青島)有限公司](/Templates/lishoulong/images/logo.png)
近年來,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愈來愈多地受到父母和老師的重視?,F(xiàn)在藥物濫用,情緒障礙,青少年犯罪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急劇增多,同時也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又與童年期的一些行為障礙相關(guān)聯(lián),而且隨著工業(yè)化,城市化進展,兒童行為問題確呈明顯增長趨勢,一般報告已影響到學齡兒童的5-10%。
現(xiàn)在人們一般認為兒童行為問題(Childhood behaviour disorders)包括行為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如:違紀行為有攻擊,不聽管教,偷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等,情緒問題又稱神經(jīng)癥問題包括焦慮,恐懼,抑郁和人際關(guān)系困難。常用的兒童行為心理測試問卷有Achenbach量表,Conners量表和Rutter問卷,這些問卷在許多領域被廣泛應用,各有特色,分別回答不同范圍的問題。
Rutter兒童行為心理測試問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該問卷已被廣泛的用到很多國家的兒童行為問題研究。本文僅就Rutter父母問卷和教師問卷使用情況進行初步介紹。
(1)適用于學齡兒童的年齡范圍;
(2)適用區(qū)別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3)適用于區(qū)別兒童有無精神障礙。
我們使用該量表的教師問卷和父母問卷對兒童在校和在家行為分別進行評定,內(nèi)容包括一般健康問題和行為問題兩方面。問卷將行為問題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a)經(jīng)常破壞自己和別人的東西;(b)經(jīng)常.不聽管教;(c)時常說謊;(d)欺負別的孩子;(e)偷東西。問卷將這類問題稱為"A行為”(Antisocial Behavour,即違紀行為或稱反社會行為)。第二類包括(a)肚子疼和嘔吐;(b)經(jīng)常煩惱,對許多事情都煩;(c)害怕新事物和新環(huán)境;(d)到學校就哭,或拒絕上學(e)睡眠障礙。問卷把這類問題稱為"N行為,,(Neurotic Behaviour,即神經(jīng)癥行為)。
兩種問卷評分均分為三級:“0”分:指從來沒有這種情況;“1"分:指有時有,或每周不到一次,或癥狀輕微;“2”分:癥狀嚴重或經(jīng)常出現(xiàn),或至少每周一次,Rutter兒童行為量表,父母問卷總分的最高分為62分,教師問卷總分的最高分為52分。根據(jù)原量表及我國試測情況(4),父母問卷以13分為臨界值,教師問卷以9分為臨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評為有行為問題。有行為問題者,如“A行為”總分大于“N行為”總分,則歸為“A行為”;反之,則歸為“N行為”;評分相等者則為,“M行為”(即混合性行為)。
Rutter設計該問卷時,進行了各種效度檢驗。
1.可靠性檢驗:83名兒童的母親在相隔兩個月的時間前后作兩次檢驗(第一次作后沒告訴她們兩個月后再作)。兩次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74.
2.不同評分者之間的一致性檢驗:與35個兒童的父親和母親分別交談。父母之間的一致性為0.64。
3.一般人群與兒童精神科的行為情緒問題的患兒的區(qū)別能力。用該問卷對一般人群的男孩和女孩99名進行了和兒童精神病門診的72名男孩和58名女孩進行了測定。一般人群中15. 1%男孩和8.1%的女孩問卷得分等于或大于13分。門診中有70.8%男孩和“.6%女孩等于或大于13分。
4.違紀行為和神經(jīng)癥行為之間的區(qū)別。有人對首次到醫(yī)院就診的75名兒童分別進行問卷和臨床方面的診斷,違紀行為和神經(jīng)癥行為診斷的一致性分別為80.4%和79.4%。
5.其它方面的效度測驗,有人在英國威地島上進行了效度測驗,兒童精神醫(yī)生與兒童的父母對兒童在學校和家庭內(nèi)的精神狀況的資料進行深人細致的了解,并對兒童進行詳細的精神檢查,威地島上10-11歲的大于或等于13分的兒童,其中有50.4%的兒童被診為精神障礙。而如果父母問卷與行為問題的臨床診斷作一致性檢驗,27個神經(jīng)癥兒童和18個違紀兒童的一致性均為78%。
該量表在國際上已被廣泛使用,得到普遍認可,我所引進該問卷時,張維熙等對“問卷”進行過測試,靈敏性82.3%,特異性為98. 2%,總效度為91. 2%;在此基礎上,本作者進行兒童行為問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之前,又增加了問卷使用說明,經(jīng)測試靈敏度為90.2%。特異性為100%,總效率為91.4%。Matsuura‘,,在日本東京的一般人群的門診的測試,問卷的靈敏度74.2%,特異性97.0%。
問卷設計者本人及其他學者在東西方不同文化背境下的廣泛應用結(jié)果均說明:Rutter兒童行為問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該問卷簡單,明確,易于掌握,其靈敏性,特異性和總效率均很高,所以它可較好地適用于學齡兒童的兒童行為問題的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研究的工作??梢暂^好地適用于區(qū)別兒童的情緒障礙和違紀行為,也適用于區(qū)別兒童有無精神障礙。
它也與其它類的兒童行為問卷一樣,用于兒童精神障礙的診斷是粗了一些尚需要其它資料進一步補充,但該問卷對兒童情緒問題和行為問題的資料提供了很好的,很重要的線索。也可以通過教師和父母不同的知情人了解兒童在不同情景下兒童情緒問題和行為問題的分布特點。該問卷用于學齡兒童的年齡范圍較好,也有些學者也計劃做些修改補充擴大應用范圍用到學齡前和青少年,但仍需做信度和效度檢驗。
Rutter兒童行為問卷
根據(jù)孩子最近一年情況按0.1.2三級評分
(一) 有關(guān)健康問題(1-8項) 0=從來沒有 1=有時出現(xiàn),不是每周1次2=至少每周1次
1. 頭痛 ( )
2. 肚子痛或嘔吐
3. 支氣管哮喘或哮喘發(fā)作 ( )
4. 尿床或尿褲子 ( )
5. 大便在床上或在褲子里 ( )
6. 發(fā)脾氣(伴隨叫喊或發(fā)怒動作) ( )
7. 到學校就哭或拒絕上學 ( )
8. 逃學 ( )
(二)其他行為問題 0=從來沒有 1=輕微或有時有 2=嚴重或經(jīng)常出現(xiàn)
9. 非常不安,難于長期靜坐 ( )
10. 動作多,亂動,坐立不安 ( )
11. A經(jīng)常破壞自己或別人的東西 ( )
12. 經(jīng)常與別的兒童打架,或爭吵 ( )
13. 別的孩子不喜歡他 ( )
14. N經(jīng)常煩惱,對許多事都心煩 ( )
15. 經(jīng)常一個人呆著 ( )
16. 易激惹或勃然大怒 ( )
17. 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痛苦,不愉快流淚或優(yōu)傷 ( )
18. 面部或肢體抽動和作態(tài) ( )
19. 經(jīng)常吸吮拇指甲或手指 ( )
20. 經(jīng)常咬指甲或手指 ( )
21. A經(jīng)常不聽管教 ( )
22. 做事拿不定主意 ( )
23. N害怕新事物和新環(huán)境 ( )
24. 神經(jīng)質(zhì)或過分特殊 ( )
25. A時常說謊 ( )
26. A欺負別的孩子 ( )
(三)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習慣問題 0=從來沒有 1=輕微或有時有 2=程度嚴重或經(jīng)常出現(xiàn)
27. 有沒有口吃(說話結(jié)巴) ( )
28. 有沒有言語困難,而不是口吃(如表 達自己轉(zhuǎn)述別人的話有困難)如果有請描述其困難程度 ( )
29. A 是否偷過東西
①不嚴重,偷小東西如鋼筆糖玩具少量
②偷大東西
③上述兩類全偷
①在家里偷
②在外邊偷
③在家里及外面都偷
①自己一個人偷
②與別人一起偷
③有時自己,有時與別人一起偷
30. 有沒有進食的不正常:如果有是①偏食②進食少③進食過多。其他,請描述。
31. 有沒有睡眠困難:如果有是①人睡困難②早晨早醒③夜間驚醒其他,請描述。
29.30.31三項各有①②③請答“是”
有關(guān)健康和行為問題
0=從來沒有;
1=a.有時出現(xiàn),不是每周一次
b.癥狀輕微;
2=a.至少每周一次
b.癥狀嚴重或經(jīng)常出現(xiàn)
N1.頭痛或腹疼 ( )
2.尿褲子或大便在褲子里 ( )
3.口吃 ( )
4.言語困難 ( )
5.為輕微理由就不上課 ( )
N 6.到學校就哭,或拒絕上學 ( )
7.逃學 ( )
8.注意力不集中或短暫 ( )
9.非常不安,難于長時靜坐 ( )
10.動作多,亂動,坐立不安 ( )
A 11.經(jīng)常破壞自己或別人東西 ( )
12.經(jīng)常與別的兒童打架或爭吵 ( )
13.別的孩子不喜歡他 ( )
N 14.經(jīng)常引起煩惱,對許多事情心煩 ( )
15.經(jīng)常一個人呆著 ( )
16.易激惹或勃然大怒 ( )
N 17.經(jīng)常表現(xiàn)痛苦,不愉快流淚或優(yōu)傷 ( )
18.面部或肢體抽動和作態(tài) ( )
19.經(jīng)常吸吮拇指或手指 ( )
20.經(jīng)常咬指甲或手指 ( )
A 21.經(jīng)常不聽管教 ( )
A 22.偷東西 ( )
N 23.害怕新事物和新環(huán)境 ( )
24.神經(jīng)質(zhì)或過分特殊 ( )
A 25.時常說謊 ( )
A 26.欺負別的小孩 ( )
上述心理測試問卷,僅做介紹用,未必屬于我司心理量表庫范疇,詳詢客服。
-----------------------------------
李守龍心理測評系統(tǒng)自帶量表編輯器,支持80%以上的心理量表/問卷無障礙添加,一勞永逸解決心理老師在使用心理素質(zhì)測評系統(tǒng)中對個性化心理量表添加的痛楚。